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州市人大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迪庆州人大常委会:立法监督代表工作齐发力 守护雪域生态明珠
发布时间: 2025-07-26      来源:迪庆州人大常委会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蓝天白云下,雪山巍峨耸立;碧水清波间,黑颈鹤翩翩起舞,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近年来,迪庆州人大常委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目标定位,立法监督代表工作齐发力,推动全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筑牢滇西北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人大力量。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迪庆州人大常委会 供图

 

立法先行 织密绿水青山法治之网

迪庆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生态红线面积占63.26%,面对这一珍贵而脆弱的生态基底,州人大常委会聚焦关键生态领域,构筑起坚实的法治根基。

州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条例划定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以刚性约束守护核心生态资源,州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为“雪山精灵”滇金丝猴栖息家园护航,州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州草原管理条例共同护卫“高原水塔”生命之源,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填补我省在该领域地方立法的空白,让“绿色活化石”安然矗立;州乡村清洁条例绘就高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貌。

 

香巴拉公园 迪庆州人大常委会 供图

 

精准监督 解锁“点绿成金”密码

州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将监督利剑直指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群众关切,以有力监督推动有效治理,生态价值在共享中持续增值。

执法检查动真碰硬。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直击“高原水塔”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核心环节,推动“绿色法规”从条文走进人心。检查范围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等多部国家、省重要环保法律法规在迪庆的实施情况。

聚焦关键促发展。开展全州气象服务保障、禁食野生动物、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调研,牵头督察耕地保护,强化司法监督协同,听取和审议州人民检察院关于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报告,攻克执法困难和侵害公共利益的生态“硬骨头”;每年依法听取和审议州政府关于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已成为“规定动作”,聚焦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核心任务,动真格开展满意度测评,压实政府治理责任,取得显著成效。全州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连续8年保持100%,18个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4.4%,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成功创建国家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专题询问解难题。先后听取和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安全饮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等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直击“两污”痛点开展专题询问,问出群众心声,问出政府改进决心,为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按下“加速键”。

紧盯整改求实效。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监督重点,综合运用专题调研、听取专项汇报、跟踪审议等方式,确保问题真整改、实落地。在推动纳帕海流域综合治理保护工作中持续发力,开展城市污水管网专项调研,开出精准“药方”。推动全州排查清淤城区雨污管网1314.5公里,修复管道破损渗漏点位1.98万个,新建改造雨污管网51公里。同时,通过强化湿地保护与流域治理,2024年纳帕海鸟类记录种数增加至216种,黑颈鹤数量562只,创历史新高。

压实“长制”见长效。紧盯各级河湖长、林长履职尽责,问题解决进度及长效机制运行,督促河(湖)长制、林长制从“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2024年,全州各级河长累计巡河15182人次,发动群众2.6万余人次,清理河道面源垃圾572吨。

 

代表聚力 绘就全民守护生态画卷

州人大常委会注重激发各级人大代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示范引领和监督推动作用。三年来,州人大代表围绕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绿色发展等主题提出建议80余件,州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通过重点督办、联合督办、跟踪问效等方式,推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大批“金点子”落地见效,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依托遍布全州的代表活动阵地,州人大常委会常态化组织代表参与环保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建议督办等活动。如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吉迪村生态文明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建立“党建引领+人大参与+生态保护+经济效益”利益联结发展模式,探索实施“一村一所二企”联合包山保育模式,加强松茸保育、松茸可持续发展,将生态效益不断转化为经济效益。

法治为纲,监督为刃,代表为基。州人大常委会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奋力书写守护雪域高原绿水青山、增进民生福祉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