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工作 > 州市人大
云南开远:质询“小切口”撬动“大治理”
发布时间: 2025-10-11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近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现场,常委会组成人员针对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如何消除,城区部分路口拥堵为何难根治,破损路面何时能修复等一连串难题提问,直奔主题、直击要害。

这是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实施以来,开远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以质询的形式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监督,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在问答交锋中压实责任,为开远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开远市人大常委会踏勘碑羊公路事故多发隐患点。

 

道路交通安全连着千家万户,是民生大事、底线工程。按照开远市委工作要求,经广泛征求市乡人大代表、群众和相关部门意见,开远市人大常委会精准选题,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相关问题质询”纳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围绕短板弱项“找症结”。

从6月起,开远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听取和征集市政建设、道路规划设计、交通管理方面专业人士的意见建议2场11人次,征求103名基层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收集意见建议121条,10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名提出质询案,将调研发现的突出问题转化为质询焦点,推动监督从“发现问题”向“解决问题”深化。

“我们就是要通过质询,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传递给政府部门,让监督压力变成整改动力。”领衔提出质询案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

“如何加强普通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整治三轮摩托车非法改装、载客营运问题?”质询现场,开远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道路规划建设、路面养护、农村公路防护等民生关切,接连抛出“硬问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直面质询,回应不回避、措施不含糊。

 

提升改造后的东新路。

 

一问一答间,问出了“责任”,答出了“担当”。10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言简意赅“点穴位”,职能部门直面问题谈举措,全力谋划将群众“愿景图”转化为具体“施工图”。对照问题清单和开远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有序推进整改工作。

截至目前,针对“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缺位”问题,开远市交通运输局近期完成23处隐患点施工图设计,正在进行项目招投标工作;针对“普通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开远市交通运输局近期联合多部门督促15家企业建立风险登记管控制度,下达《整改通知书》14份,处罚违法违规行为29起。加强源头治超管控,联合执法单位深入货运场站、重点货源企业检查督查企业10家次、约谈超限超载运输企业5家;针对“三个城市入口,大货车随意停放、占道停车、逆向违停等”问题,开远市公安局在雨洒入城口的红磷公司和原糖厂路段、东联村入城口部分路段,安装违停电子抓拍系统、完善相关交通标志牌。

 

小龙潭镇石洞小学门口设置禁停标线。

 

“质询不是终点,而是整改起点。市人大常委会将紧盯质询‘后半篇文章’,督促做好各项整改工作。”开远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场聚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质询会议是开远市人大常委会深化监督方式、不断增强监督实效的一次探索实践。从问题调研到现场质询,从满意度测评到跟踪问效,人大与政府“双向奔赴”正将监督效能转化为治理实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政府“履职清单”,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人民监督,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质询成效的“评判标准”。(邱美华 李雪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