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聚焦“问题精准、程序闭卷、询问辛辣、整改闭环”,打出一套环环相扣、刚性十足的“组合拳”,让专题询问成为推动发展、破解难题、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监督利器”。
2025年6月,大理州人大常委会举行联组会议,对全州2025年攻坚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专题询问。供图:大理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精准选题:锚定“三个聚焦”把准方向
监督的方向,决定监督的成效。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坚持把选好题作为开展好专题询问的“头道工序”,构建起“党委点题、政府报题、社会征题”的多元选题机制,确保监督议题与党委部署同频共振、与政府工作同向发力、与群众期盼紧密呼应。
聚焦党委中心工作,将专题询问深度嵌入全州发展大局。今年6月,州人大常委会围绕“1331个攻坚项目推进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直指项目前期滞后、要素保障不足、统筹调度不力等堵点难点。此次专题询问促成州委组织部选派20名州管职级干部到项目一线“挂帅攻坚”。在示范带动作用下,全州各县市纷纷效仿行动,对本地区的攻坚项目开展了12场专题询问,上下合力推动全州项目攻坚行动实现突破、取得新业绩,让专题询问成为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重要助力。
聚焦政府重点任务,寓支持于监督之中。针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州人大常委会主动靠前监督,就光伏电站建设、新能源电池产业推进等关键事项开展询问。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摒弃“大而全”的泛化监督,优先选择“万头奶牛牧场建设”“民生项目建设”“旅游民宿管理”“旅居大理建设”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问题开展询问,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让监督成果真正惠及群众。
2025年8月,大理州人大常委会举行联组会议,对“旅居大理”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供图:大理州融媒体中心
深调实研:下足“绣花功夫”夯实底气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州人大常委会创新提出并践行调研“七个善于”工作法——善于做足准备、善于带着问题、善于讲老实话、善于换位思考、善于数据求证、善于提实对策、善于通俗表达,将这套方法论贯穿调研全过程,推动调研由“走马观花”向“解剖麻雀”转变,确保情况摸得清、问题找得准、根源析得透、建议提得实,为询问提供“硬核”支撑。
在攻坚项目专题询问前,调研组深入一线,实地走访12个县市,深度解剖395个“问题项目”,形成近万字的调研报告。报告以详实数据和典型案例清晰揭示了项目滞后的深层次原因,让每一个询问问题都有的放矢,真正实现了“长牙齿”的监督。
机制创新:激活“四轮驱动”提升效能
为推动专题询问质效取得新突破,州人大常委会构建起“四轮驱动”的监督闭环,全面提升专题询问的权威性与实效性。推行“闭卷应询”,要求相关委室不得会前“泄题”;应询部门必须限时回应,不得照本宣科,确保应询内容真实、准确;实行“双线提问”,采用“命题+随机”双轨模式,在预设问题之外设置现场随机提问环节,针对关键问题连续追问、刨根问底;构建“闭环督办”,建立“调研—询问—交办—整改—反馈—公开”的全链条机制,询问后形成问题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整改情况须向人大报告并向社会公开。
拓展边界:谋划“五个延伸”展望未来
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大理州人大常委会积极思考谋划“五个延伸”推动专题询问向更深更广领域拓展。
向“微询问”延伸,聚焦小区物业、农村饮水等民生“小切口”,以“小询问”推动“大民生”;向“随机化”延伸,增加随机提问比重,提升监督的质效;向“代表团”延伸,探索在人代会期间组织代表团开展专题询问,提升代表履职深度;向“问责制”延伸,建立整改承诺失信问责机制,强化监督权威;向“公众性”延伸,邀请群众代表列席,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公开过程,汇聚民智民力。(杨晓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