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工作 > 州市人大
监督“利剑”护发展 文山人大书写经济高质量答卷 | 州市动态
发布时间: 2025-10-24      来源:文山州人大常委会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电能烤房太省心了!不仅每炉烘烤成本比燃煤的少,一年下来还能多赚不少。”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江那镇舍木那村村民孙远凯说话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去年,在人大监督下,150座电能烤房在砚山县落地,并配套建有编烟棚、变压器等设施,240户烟农从中受益。

这一民生与产业双赢的成果,正是文山州人大常委会以精准监督激活经济发展动能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文山州人大常委会构建“靶向调研—清单督办—联动问效”监督闭环,将人大监督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产业升级的“经济优势”。

 

 

 

靶向调研:锚定产业痛点 摸清发展“脉搏”

 

精准监督的前提,是找准制约经济增长的核心症结。为打破“大水漫灌”式调研局限,州人大常委会组建专项调研小组,聚焦绿色铝、三七、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的堵点问题开展调研,并组织考察团到安徽、湖南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做法,梳理产业发展的共性瓶颈与突破方向。依托实地调研、与群众交流等方法,州人大常委会摸清了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为调研报告,为后续监督工作精准“导航”。

 

 

清单督办:压实责任链条 破解发展“堵点”

为突出监督实效,州人大常委会建立“问题清单+责任部门+时限进度”工作机制,将制约产业效益提升的问题量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整改目标与完成时限,构建闭环管理台账。以砚山县电能烤房建设项目为例,针对推进中暴露的“变压器安装进度缓慢”等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实地督查,推动问题整改落地。

为推进整改落地见效,常委会进一步创新“跟踪问效+回头看”监督模式。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通过随机抽查、走访群众、实地核验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将监督从“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有效压实主体责任,推动一批产业堵点难点得到实质性解决。

 

联动问效:凝聚监督合力 释放发展“红利”

人大监督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工作合力。基于这一理念,文山州人大常委会构建“州人大+县人大+人大代表+群众”联动监督体系,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在州人大常委会统筹下,全州五级人大代表化身“监督探头”,深入产业一线排查问题、收集诉求;常委会组建财政经济、乡村振兴等7个专业代表小组,让专业的代表聚焦发力,增强监督针对性。

与此同时,州人大常委会以专题会商会议推动解决多个重点难点问题。在绿色铝产业监督中,通过专题调研督促政府与建设部门会商,推动相关项目建设,为绿色铝产业夯实基础。在三七产业监管中,推动相关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

通过深化联动监督与协作,州人大常委会不仅以执法检查强化人大监督的刚性与权威性,以专题会商提升监督针对性与实效性,还以“听取审议报告、专题询问、质询、评议、‘回头看’、专项调研”等丰富监督手段,推动形成“人大监督有力、政府落实高效、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一系列举措促使各方力量在产业发展中同频共振,凝聚起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罗佳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