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工作 > 州市人大
临沧市“民呼我为”工程激活代表履职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5-11-21      来源:云南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近年来,临沧市人大将“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办实事活动升级为“民呼我为”工程,实现代表参与从基层骨干向全体代表扩展,推动人大代表履职从被动参与向主动作为转变,打造了具有临沧特色的人大代表履职工作品牌。

 

临沧市临翔区锦凤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召开“民呼我为”工作推进会,就交办的民生问题办理情况进行跟进落实。图源 临沧市人大常委会

 

面对部分代表存在的闲职不必办事、有钱才能办事、无权不能办事等认识误区,临沧市人大通过思想引导、制度保障和典型示范,推动代表角色从“会议代表”向全天候代表转变。全市678个五级人大代表小组全部激活编组,扎根基层一线,构建起定点接待与日常走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民意征集网络。站点接待、电话热线、微信网格、短信提醒、履职平台“五位一体”的民意服务矩阵,确保了社情民意全渠道收集、全天候倾听。

在打通民意收集渠道的基础上,临沧市人大构建精准识别、分类办理、跟踪问效的全链条工作机制。通过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科学分类、分析研判,建立一般、重点、特殊三级建议库,创新实施即时答复、转交处理、解释说明、提升建议四类分级处置标准,并建立完善的跟踪督办机制,实现从办理建议到办成实事。

履职阵地是代表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临沧市高标准推进代表活动场所从物理覆盖向功能优化、效能释放转型,全面完成全市1038个“家、站、室”代表活动阵地的实体与网上“两个平台”建设。同时,充分运用云南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和“智慧人大”系统,拓展线上联系群众渠道,提升履职便捷度。

“民呼我为”工程的实施成效,最终体现在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具体成果上。临翔区人大搭建“代表引领+产业赋能”平台,打造“临翔蜂蜜”品牌;云县茶房乡村头代表小组“云端助农”直播间拓宽销路;玉龙社区代表联络室针对规范养犬诉求,推动制定小区养犬管理规约;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公坎村代表小组探索以水养水、以水治污村民自治模式,在乡党委政府资金支持下完成设施改造,实现了饮水安全与垃圾治理的长效化。

截至目前,全市代表小组累计开展活动2377场次,收集意见建议4279条,推动解决民生问题1.8万余件,实现了履职覆盖面与实效性的双提升。(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