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工作 > 理论研究
小平台 大作用——大姚县人大常委会创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监督平台、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创新的成效和经验
发布时间: 2025-10-29      来源:楚雄州人大常委会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创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议事监督平台,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嵌于监督落实的各个环节之中,增强了监督工作实效,探索出基层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方法新经验。

 

大姚县县乡人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议事监督工作推进会议。大姚县人大常委会 供图

 

创建议事监督平台的背景

大姚县位于楚雄州西北部,全县有省州县乡四级人大代表959名,有县级人大代表之家1个,乡镇人大代表工作站12个,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129个。县域地广人稀,山区村组分散,地理环境给信息沟通与干群联系带来不便。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是当前基层人大和人大代表面临的现实问题。

结合该县自然地理区位不集中、人口居住地分散等特点,大姚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创新,在县乡人大创建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议事监督平台,形成了“13282”工作机制。通过在人大代表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与办理落实之间搭建平台,选择一些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切口小、关联度广、社会关注度高的事项作为监督议题,通过机制运行,推动问题解决,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议事监督会议。大姚县人大常委会 供图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个平台拓宽载体。依托大姚县人大常委会代表之家和乡镇代表工作站,创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议事监督平台,建立了议事监督原则、工作程序、效果评价等制度,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议事监督工作的规范有效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个环节精准选题。在选定监督议题时重点把好“征题、议题、定题”三个环节。征题方面,通过代表荐题、议案和建议、社情民意、群众来信来访、网络信息平台收集意见建议等方式广泛征集议事监督议题,使所监督议题来源广泛,反映群众呼声,体现人民意愿;在议题方面,以小切口、关联度广、影响面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原则,由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乡镇人大召开主席团会议对所征集议题进行筛选,确定初步议题;在定题方面,对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乡镇人大主席团会议所确定的初步议题,分别报县委和乡镇党委审定,确保议事监督工作始终在党委的领导下有序开展。

两项准备提升能力。县乡人大在每次开展议事监督工作前,始终抓实代表培训和实地调研两项准备工作。培训工作紧扣所监督的主题,采取线上推送学习材料和集中培训等方式,组织代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党委政府出台的工作措施,促使代表提前研究思考,提升建言实效,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学习培训结束后,组织代表对所选议题开展调研,找准所监督问题的关键所在,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

八个步骤规范推进。县乡人大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培训、调研的基础上,对每个议题召开议事监督会议,从通报监督会议的主要内容、群众代表发表意见、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通报调研视察情况、监督对象回应代表提出的意见、提出监督意见、监督对象作表态发言、发出监督意见书等8个方面作了规定,确保议事监督工作规范有序、有力有效。

两项措施跟踪反馈。注重对所选议题的全过程监督和公示公开。议事监督工作中,由县电视台对县乡人大所开展的议事监督情况、“一府一委两院”研究落实监督议题的工作情况、相关职能部门办理监督意见的情况、群众代表和人大代表对监督意见办理情况的满意度等进行全过程跟踪拍摄记录,并在县电视台开设“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专栏适时播放议事监督专题片;在“代表之家”“代表工作站”设立议事监督公示栏,将办理落实过程和结果公开,向人民报告、交人民评判,用全过程监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大姚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赵家店镇指导“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议事监督平台建设工作。大姚县人大常委会 供图

 

大姚县县乡人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议事监督工作实践三年来,已组织开展议事监督事项36项,其中县级平台12项、乡镇24项。较好地打通了基层人大监督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

人民群众实惠得到增加,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通过开展“强化城市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监督,解决了县城西街县医院门口人行道摩托车电瓶车乱停乱放导致人车混流的问题,受到县人民医院医生、患者、大姚一中师生和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黄海屯至大宝山公墓路段路面硬化”的监督,解决了群众到县城公墓的道路不畅、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大问题;赵家店镇人大组织开展的“关于解决赵家店镇集镇停车难问题”的监督,建设了停车场3个、停车位150多个,集镇管理更加规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议事监督平台的建立,在收集社情民意与办理落实之间搭建了平台、畅通了渠道、建立了机制,广大代表认真落实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把实事好事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代表主体作用更好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加强。议事监督平台的建立,使代表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代表学习、开展活动、联系选民、反映社情民意常态化,代表活动阵地得到进一步规范管理和使用,代表的“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群众诉求接访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民主管理监督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代表与群众共同参与议事监督,全程协商,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嵌于监督中,让人民民主广泛、真实、管用的重要特征看得见、摸得着。

干部作风更加优良,群众观点进一步树牢。一个个监督议题的推进,一件件实事好事的办成,使党员干部的成就感倍增,激发了服务人民的精气神,下基层、跑单位,从办公室“看专题片”转变为“到现场参与直播”,有效克服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提高,群众的“急难愁盼”成了干部的“关心关注”,锤炼了干部迎难而上、担当干事的作风,务实踏实、亲民爱民的氛围更加浓厚,宗旨意识、群众观点进一步增强。

监督方式的刚性明显增强,监督工作实效进一步提升。通过采取过硬的工作措施,列入议事监督的问题全部得到解决,体现了人大监督的权威、刚性和硬度,人大监督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随着议事监督工作的不断推进,大姚县人大常委会已经把专项审议、工作评议、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质询等监督方式有效整合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议事监督工作中,打好“组合拳”,不断提升监督工作实效。

 

现场纪实拍摄。大姚县人大常委会 供图

 

经验与启示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创新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开展议事监督工作中,议事监督平台的创建方案、运行机制、监督议题都报经县委审定,确保议事监督工作始终在党委的领导下有序开展。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创新必须始终坚持履职为民。在开展议事监督工作中,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哪里,人大的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依靠代表。在开展议事监督工作中,完善了代表联系群众、主动征集意见建议的制度,健全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人大代表亲身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发挥了代表的主体作用。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创新必须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开展议事监督工作中,在坚持监督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在监督方式的选择、程序的确定、结果的运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