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促进“三大经济”发展,多件法规案加快立法进程;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园区与资源经济发展等开展监督;强化代表建议办理过程管理和跟踪督办力度,加强代表履职管理监督……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明确全年各项重点工作安排。明确提出,今年要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依法履职尽责,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多件“重磅”立法加快进度
今年是本届省人大常委会履职第三年,很多重要立法工作正加快进度。据介绍,省人大常委会全年拟审议和预备审议省的地方性法规案37件,其中继续审议4件、初次审议8件、集中修改和废止5件、预备审议20件,从数量上看较去年增加不少。另外,将加强对州(市)、自治县立法工作的指导、统筹,拟审议批准单行条例11件、审查批准州(市)地方性法规21
件。
2024年11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在昆明召开,《云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首次提请审议。黄兴能 摄
“我们注重在确定立法选题、组织法规起草、重大问题协调、审议把关等方面,更好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筑牢改革发展稳定的法治根基。”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多项“重磅”立法值得期待。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工作计划,今年,我省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壮大“三大经济”,制定关于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修订农作物种子条例,加快数字经济促进、口岸服务等条例立法进程。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制定重点高原湖泊入湖河道保护条例,修订湿地保护条例,开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节约用水等条例的立法工作。围绕增加民生福祉,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修订法律援助等,推进电信设施建设和保护、民用机场保护、学前教育等条例的立法工作。围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反恐怖主义法实施办法,修订学校安全条例,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条例立法工作。
近期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已多次召开立法座谈会、协调会,进一步征求意见建议,推进相关法规案审议工作,关于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重点高原湖泊入湖河道保护条例、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学校安全条例等将于3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为进一步提升立法质量,今年,省人大常委会还将继续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坚持开门立法,完善人大代表参与立法工作制度机制,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省地方立法研究院、民族立法研究咨询基地等平台;积极推进“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创新丰富立法形式;修订完善立法技术规范,提升立法工作规范化水平。
紧扣重点难点“加码”人大监督
“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把优质高效服务贯穿于推动产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以实际成效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近日,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楚雄彝族自治州,实地走访多个园区、企业,调研园区规划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债券项目建设等情况,并听取州、县(市)有关情况介绍和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意见建议。新春伊始,年度人大重点监督有序开展。
“监督就得‘咬住不放’,紧盯关键持续发力。”省人大财经委负责人介绍,今年,省人大常委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质23条措施落实情况、重点难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继续紧扣“营商环境”这个主题,加码人大监督。
根据监督工作计划,今年,省人大常委会从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执法监察司法工作的监督、加强财政经济工作监督、发挥代表作用等方面安排了41项监督项目。
聚焦助力云南高质量发展,将听取和审议资源经济发展情况报告、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落实情况报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情况报告,专题调研园区经济发展情况、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情况等。
围绕财政经济工作,将专题调研我省“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听取和审议云南省2025年1至7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024年省本级决算报告等,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等。
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听取和审议关于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情况报告等,专题调研我省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建设情况等。
另外,还将听取和审议省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落实司法责任制工作情况的报告等,专题调研我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等,推动建设法治云南。
强化履职监督发挥代表作用
按照代表模范作用发挥、省人代会会议期间工作、省人代会闭会期间活动三方面27项代表履职内容,对省人大代表逐一逐项评价打分,完成24项以上可评为优秀等次……近日,2024年度省人大代表履职评价结果出炉,这是去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强化代表履职监督、开展代表履职评价的探索创新。
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人大代表。杨峥 雷桐苏 陈飞 黄兴能 高吴双 摄
“通过开展省人大代表履职评价,代表们依法履职的意识明显增强,代表工作机构主动服务保障的意识普遍增强。”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落实好代表履职评价办法,提升代表履职管理和监督科学化水平。
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代表工作计划明确,要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保障和激励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推动代表工作取得新成效。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做好“双联系”工作,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省人大代表机制,落实各委员会联系人大代表工作机制,支持代表把执行代表职务与做好本职工作有机融合,发挥代表专业领域优势。完成代表活动阵地三年建设计划,指导基层因地制宜建设专业代表工作站,推进代表活动阵地、基层立法联系点、履职服务平台等融合建设。
为增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实效,将继续坚持重点督办建议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有关委员会跟踪督办、“一府两院”领导领办制度,坚持听取和审议建议办理情况报告,组织代表视察、代表直接评价建议办理效果等做法,推动办理工作提质增效。
“今年,我们还探索开展代表建议综合分析,推动成果应用。”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推动各承办单位围绕本部门职能工作开展代表建议分析,为谋划工作、制定政策、解决问题更好提供依据和参考。(瞿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