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大聚焦
《中国人大》关注云南:笃行实干,助力云岭大地绘就发展新图景
发布时间: 2025-07-17      来源:《中国人大》2025年第12期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近日,《中国人大》2025年第12期刊发文章《云南:笃行实干,助力云岭大地绘就发展新图景》,关注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进人大各项工作,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彩云之南,风和日丽,千山凝碧,万物勃发。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云南各族人民,高度重视云南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在五年规划实施收官之年考察云南,4次回信、2次致贺信,为云南发展定向指路、擘画蓝图,引领云南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跨越式发展。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立足“四个机关”建设,锚定省委部署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3年上台阶、8年大发展、15年大跨越,依法履职尽责,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夯实坚强法治支撑。

 

5月27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全省园区经济发展开展专题询问。周灿 摄

 

聚焦“特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不同,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突出自身特色。

园区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产业升级的主阵地。数据显示,2024年,云南省89个开发区贡献了全省20%的GDP。如何进一步助推园区发展实现从“量的突破”到“质的领跑”的跨越升级,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构筑竞争新优势?

5月27日,云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全省园区经济发展开展专题询问。

两个多小时的会议现场,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园区“规划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园区发展难点痛点问题进行询问,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回答。询问人开门见山、切中要害;应询人诚恳回应、毫不回避。

“要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乘改革之势、持改革之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宁在总结讲话时表示,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通过“问”“答”“改”有力推进工作,充分体现了人大对政府工作的有效监督和促进。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用好询问成果,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研究解决,举一反三、改进工作,合力推动全省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既是攻坚之战,也是持久之战。近年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组织代表视察资源经济发展情况,以人大之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在产业强省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如何做优做强高原特色产业,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云南各级人大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在履职为民中创塑特色,一项项扎实有效的探索实践,正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孟夏时节,走进昆明市呈贡区“云花”产业发展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一阵阵花香扑面而来。这个建在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里的代表工作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专业优势,汇聚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全链条资源,通过“链上建站”,为花农花商纾困解难、为花卉产业发展提质赋能。

丽江古城,石板路蜿蜒曲折,纳西族传统民居古朴典雅。突出小切口立法的鲜明特点,丽江先后出台4件地方性法规,加强古城精细化管理、呵护古城肌理,促进文旅产业健康发展。

聚焦“特色”,产业升级才能走得稳、走得顺、走得远。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方面持续发力,专题调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并开展专题询问,先后批准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条例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今年还将继续听取和审议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落实情况报告,促进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花商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大厅外排队等候进场。胡妤雅 摄

 

厚植“绿色”,助力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雨过天晴,阳光照耀洱海,湖面泛起粼粼金光。大理洱海之畔的生态廊道上,游客逐渐多了起来——有的跑步、骑行;有的漫游打卡;有的拍婚纱照;有的点上一杯咖啡,面朝洱海发呆……

曾经历经阵痛的洱海迎来新生,而这背后,依法治湖的作用功不可没。

“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地方立法是从洱海的保护起步的。”5月28日,在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记者看到陈列柜上展示着1988年制定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条例》单行本,泛黄的纸张诉说着历史的痕迹。“这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制定的第一件单行条例。”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剑萍介绍说,之后条例分别于1998年、2004年、2014年、2019年和2023年进行了5次修改,37年的立法历程,见证了全省、全州用法治力量筑牢洱海生态安全屏障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定不移的决心,使洱海成为城市近郊保护最好的湖泊之一。

大理的立法实践是云南各级人大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紧扣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目标,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织密“绿水青山”法治保护网,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与贵州、四川探索共同立法保护治理赤水河,跨省开展协同立法同步实施泸沽湖保护条例,实现河湖流域跨区域共治;全面完成新一轮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条例修订,加快构建高原湖泊保护治理“9+1”法规体系;制定通过重点高原湖泊入湖河道保护条例,为湖泊流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目前,全省生态领域立法占立法总数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已基本构筑具有云南特色的生态文明法规制度体系。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从珠江源头到洱海之滨,从怒江峡谷到金沙江畔,从茶乡普洱到雨林版纳……行走在广袤的云岭大地上,抬头看到“天空蓝”,俯首可见“碧水清”,放眼满是“生态绿”,处处彰显的生态文明之美,映照着新时代云南人大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步伐日益坚定、更加有力。

 

昭通市永善县金沙江畔山水交融。杨峥 摄

 

构筑“底色”,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

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也是云南工作的重中之重。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将云南高质量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一重大政治任务,着力加强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积极贡献人大力量。

出台关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立法工作的决定,探索在全国率先建立立法工作机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立法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首次针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并持续跟踪问效,通过全链条监督,将一项项“问题清单”转变为各族群众的“幸福账单”。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3月26日,云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批准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誓词碑文化保护传承条例,以法治方式守护民族团结精神丰碑、厚植民族团结文化根脉。

云南各级人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代表活动阵地联系人民群众“连心桥”作用,不断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绘就“同心圆”,扎实助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工作打开新局面。

“阿诗玛”的故乡——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长湖镇,在民族团结进步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挂牌设立民族立法基层联系点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通过“站点融合”,把代表和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楚雄市的彝人古镇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延伸建设了首个住宅小区人大代表联系点,方便代表和选民开展活动,深入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共融发展。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彝人古镇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图源 楚雄州人大常委会

 

今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不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围绕加强边疆治理和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化对州(市)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制定修改的统筹,听取和审议关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情况的报告,调研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情况,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提升“成色”,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晨光初现,中老边境磨憨口岸的跨境物流通道上,首尾相接的货运车队绵延数里,满载货物的车辆缓缓驶向对面的老挝磨丁;口岸旁的产业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2022年4月28日,云南省委、省政府打破行政壁垒,推动昆明市全面托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

近期,云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通过立法助力边陲小镇尽快建设为魅力绽放的“国门明珠”,护航云南的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中老铁路磨憨站。高吴双 摄

 

同时,这次会议还初审了《云南省口岸服务条例(草案)》,为优化口岸管理服务、保障口岸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法治保障。

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这些年,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发展战略,立足推进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新举措新动作不断——从听取和审议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情况报告,到审议《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草案)》,再到批准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促进条例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动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人大监督更好服务发展。

6月初,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在滇全国人大代表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就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展专题调研。代表们结合调研情况,聚焦优化整体规划、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出意见建议。大家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站位全国、立足云南建言献策,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议案建议,推动云南省“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高质量发展。

云岭大地正芳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交响曲豪迈恢宏、旋律激昂。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工作安排,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一步一个脚印推进人大各项工作,为开创新时代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作出新的贡献。(张维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