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召开媒体通气会,介绍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助推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与成效。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立法处、代表工作委员会代表联络处等处室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安宁产业园区昆钢智慧中心外景。周灿 摄
据介绍,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扣“三个定位”,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通过立法保障、监督推动、代表作用等多项举措打好履职“组合拳”,全力服务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了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立法保障方面,省人大常委会聚焦产业升级,推动产业发展,通过立法破解发展瓶颈,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科技创新、强化生态保护、吸引人才集聚,以高质量立法为云南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先后制定出台《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云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云南省中医药条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等,并结合云南实际,将《云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云南省低空经济促进条例》等纳入立法计划预备项目,为推动数字经济建设和开展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安全监管等提供制度支撑。
在监督推动方面,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大抓产业发展、大抓营商环境、大抓招商引资”依法履职,聚焦产业强省战略开展重点监督,聚焦“三大经济”开展靶向监督,并及时跟踪监督询问整改情况,将专题询问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实效,助力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此外,2022年以来连续通过立法和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质询、专题询问“组合拳”,高质量完成营商环境相关立法、探索开展招投标领域质询、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监督,有效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提升。
在代表工作方面,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强化代表学习培训、建强代表活动阵地、深化“两个联系”机制、强化建议督办实效等举措,为“三大经济”发展注入人大力量。全省建成代表活动阵地14556个,其中包括119个专业代表工作站;十三届以来,协助培训在滇全国人大代表340余人次、省人大代表1400余人次,指导全省开展五级人大代表学习培训30余万人次。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等活动570余人次,同时委托各州(市)组织省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2900余人次,切实发挥了人大在服务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据悉,为全面展现云南各级人大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履职担当与实践成效,9月8日至12日,由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开展的“以人大之力,促产业发展”集中采访活动,将前往保山市、丽江市等地,聚焦云南咖啡、花卉、旅居等产业,采访相关代表工作站、企业及人大代表,进一步讲好云南人大故事、展现产业发展新貌。(夏方海)